天猫烙铁架子与老铁匠散文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烙铁架子,以及老铁匠散文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哥几个又来学知识了!焊台和电烙铁的区别

相信接触过焊锡机的人都对焊台和电烙铁有误解,但是不清楚焊台和电烙铁的区别是什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带来焊台和电烙铁的相关知识,快来和我一起长见识吧。

实际上,才能够本质上解决,这两者并没有什么区别,焊台是电烙铁的一种。但是从焊接技术上来说,两者的差别就很大了。

焊台:焊台是由控制台,手柄,烙铁架构成,常用于电子焊接工艺的手动工具,通过给焊料供热,使其熔化,从而使两个工件焊接起来。

电烙铁:电烙铁由手柄、连接杆、弹簧夹、烙铁芯、烙铁组成,一般有内热式电烙铁,外热式电烙铁,可调温电烙铁。

二者区别

这两者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也有各自的优势。

1、效率:恒温焊台的效率相对较高,热效率可以达到80%左右,电烙铁一般只能到50%左右。

2、能耗:恒温焊台能耗比较低,因为是恒温,所以温度得到了很好的调节。但是电烙铁则是在需要的时候再进行加热,反复加热就会耗电更多。

3、回温:焊台的回温速度较快,相应的工人的工作效率较高;

4、耗材寿命:焊台的温度得到控制,不会无限升高,所以,烙铁头的寿命和发热芯的寿命较高;

5、安全:焊台的手柄电压只有交流的24伏,属于安全电压,一般不会出现触电现象;

6、防静电:焊台具有除静电功能,但电烙铁一般没有的。

综上所述,焊台的表现明显比电烙铁好,所以焊台的运用也更广,但是用户依旧是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定制。

【散文欣赏】和庄村里故事多 文_郝效德

【散文欣赏】和庄村里故事多

文/郝效德

不知是前世所修,还是今世所赐,我好像真的和和庄有缘。

年少时曾跟随大人们去博山卖过白菜贩过粮食,夜宿过和庄;进入公安局工作后,又曾多次到和庄派出所出发采访,耳闻目赌过和庄的独特风光和时代变迁,让人思绪万千,感概万分。说起和庄,我打心里一直感觉和和庄的缘来自和庄村的人和事,缘自和庄村一个个美丽动听的精彩故事。而这些故事无论是过去的还是现代的,不论是传说的还是真实的,每个故事都那么具有浓浓的传奇魅力,都那么耐人寻味,都那么让人难以忘怀,都那么给人以启迪,都那么给人以鼓舞。精美的故事不仅让和庄村具有了古乡色彩、文化色彩、传奇色彩、神秘色彩,而且成为了新农村建设中一道独有的亮丽“风景线”,成为了山区的人间仙境,成为了人们安居乐业的风水宝地,成为了让人向往的地方。前段时间,莱芜区散文和楹联诗词家学会组织开展“作家走基层,锦绣乡村行”大型采风活动,我有幸和作家吕悦、耿宪花一块走进了和庄乡和庄村进行了采风。在村干部的陪同下,我们进行了认真采访,尤其得到了当地退休老师赵军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他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线索和素材,让我们了解到了一个又一个感人动听的故事,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和庄村的神奇与伟大。在此,特向赵老师表示感谢!

村名的由来有故事

国有国名,省有省名,县有县名,村有村名,人有人名。自古至今,凡生存在祖国这片辽阔大地上的每个村落,都会有属于自已的村名。有的可能是因姓氏而命名,有的可能是因地理环境而取名,也有的可能因村子或村外的一些其他特征而取名。有的村名可能取得高雅切题好听,也有的可能取得低俗奇怪别扭。但不管怎么说,凡村都有自己的落脚处和村域,都有自已的村落庄名,和庄当然也不例外。

和庄村位于莱城27公里处,是莱芜通博山的要道,东北和庄村是和庄镇人民政府驻地,东接西车辐村,西至普通村,南邻平洲村,东北靠荣科村,西北与下洼村交界。地处山区,二〇五国道穿村而过,宾莱高速公路沿村西路过,交通便利。全村现有731户,1949口人,耕地1354亩,是和庄镇第一大行政村。距今已2500多年的齐长城屹立在村东北炮台山上。据村碑记载,和庄建村于宋代,因址在淄河北岸,曾名河庄。后取人和之意,改称和庄。赵姓由日照迁入建村,后有侯、任、马、孙、王、崔诸姓迁入。其中侯、任、马三姓不知何去。明代莱芜第二十七任知县陈甘雨曾在此设铺。明《嘉靖莱芜县志》记载,“和庄铺:县东六十里,铺司一名,兵夫二名。”现在村中有20姓,其中赵姓占60%,张、孙、崔、王其次。村民世代和睦相处,勤劳勇敢、民风淳朴。

早在宋代,村内建起东、西、南、北四门,用来抵御“长毛”。后来村民见匪患渐绝,遂不再续修。四门在1942年被拆除。和庄村自古以来就是莱芜东北部的交通要道。向西至横沟原是一条重要的古道,为博山西去泰安、曲阜,东下齐都临淄必经之地;向南经佛羊、苗山去颜庄、蒙阴、江苏也走和庄。民国《莱芜县志》对这条线路也作了记载,称:“口镇经和庄、青石关至博山一线,每日车推肩挑、骡驴驮运的商客络绎绝。”说明直到清代这条道路仍是莱芜和博山的一条重要商路。而南线则是赵执信《大雪过十八里岭》一诗中所记载的十八里岭一线,此线路由县治东北行,经今鹏泉街道长安村开始入“十八里岭”,从十八里岭再到今苗山镇下朱家店村、陈家峪、上朱家店,然后经小漫子、大漫子、苗山、佛羊、和庄,过青石关到达博山,这条路是205国道莱芜到博山段修建之前的古道。赵执信的诗《和庄戏题》记述了当时古道的崎岖不平。

欲知太行拥车道,扶羊岭头雪初晓。

欲知蜀栈天梯路,青石关前冬已暮。

深山犯难谁相从,吴儿使马如扰龙。

不如依舵听歌好,淄水尘沙愁杀侬。

蒲松龄于康熙九年(1670)秋天到宝应县,受聘担任孙蕙幕宾,于第二年秋天返回家乡淄川,就是走的这条路。

民国时期,老街上尚有赵家、崔家、刘家、王家、孙家等店铺,这些店铺卖饭羁旅,名噪一时。当时住宿的地方几乎全为吊铺,先说“铺”,铺就是大通铺,很多人挤在一起,最多时能达到12人。“吊铺”,就是这样的大通铺都是吊起来的,就是在泥虚棚之上。现在的人们对此很难理解,但是当时是为了节省空间的。

当时店铺的门,都非常宽阔,否则一些商旅的马车、驴车或骆驼车就进不来。很多店铺的大门都超过了三米以上。这就有了一个问题,门的问题。如果是用两扇门来组合这个大门的话,要么是没有木材,要么是显得很不美观,这时,聪明智慧的古人发明了一种“门大板子门”,就是先用一扇大门做基础,然后在大门与另一边门框不能合掩的地方用一块块的木版来补充。这些木版与上边的门框下面的“踢脚”间都有榫卯,编上号,一页页镶嵌上,就形成了别有特色的“门大板子门”。据说,当时的很多商旅,比如一些赶着骆驼的外地人商旅,因为“门大板子门”仍旧不够高,他们在住店的时候,都是让那些骆驼跪着挪进这些店铺大院中。现在和庄村的老街上,还有一家完好的“门大板子门”。

而对和庄村的由来,人们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山东日照有个人叫赵有。老伴早亡,撇下二个儿子。大儿子从小长得耳大面方,敦实实,胖乎乎,有一副福态象。一个相面先生见面后说这孩子长了一幅富人相,将来肯定能大福大贵;赵有听后,便给大儿取名叫赵富。二儿子却从小体弱多病,长得象个瘦猴一般;赵有觉得这孩子将来没有什么出息,便给他取名赵穷。就在大儿年方十五,二儿刚满十三那年,赵有竟一病不起,医治无效,一命呜呼,撇下了可怜的兄弟两人。亲戚朋友欺兄弟俩年幼无知,趁火打劫,找上门来。这个说赵有借过他的钱,那个说赵有欠过他的帐;把家里仅剩的一点财物拿的一干二净。

兄弟俩见在家无法生活,被迫远离家乡,四处漂泊,乞食为生。有一天,他们来到一个山村讨饭 ,见一个老人饿昏在街头,两人便把他背到一座破土地庙里,把讨来的饭给他吃,找来汤给他喝,不让他再去讨饭,像伺候自己的老人一样伺候这位老人。谁知这老人脾气很怪,每逢吃饭时,他全不顾别人,总放开肚子大吃一顿,弄得兄弟俩吃不上。睡觉时,这老人又闲躺在草铺上不舒服,兄弟俩只好脱下破衣服垫在他身下。老大心中有些不快,老二总是劝哥哥:“年龄大的人体弱身虚,计较不得。老大听后,也就不做声。兄弟俩一如既往,象对待父亲一样照料老人。

一天,兄弟俩讨饭回来,见这老人笑哈哈地坐在一个石墩上,其样子大变了。只见他童颜鹤发,白须飘飘:身着道袍,手扶拐杖。兄弟俩正吃惊不已,这老人笑着说:“孩子,不认得我了,我就是你们救过命的老头啊!”说完,用拐杖往地上一敲,他面前出现了三碗鱼肉。老人又说:“孩子,要走了。今天 ,我请你们吃顿饭!”兄弟俩这时才知道遇到了仙人,慌忙跪下,苦苦挽留。

老人说:“你们终日讨饭为生,不是长久之法。我走之前,有什么要求吗?”

老二说:“那就请仙人给我兄弟俩找个安身的地方!”

老人点点头,说:“你俩从这向西走,只要见到有三斤半沉的一只草鞋,有一丈二尺高的茅草的地方便是你们安身之地。在哪里你们可以成家立业。”

兄弟俩忙磕头致敬。老人又说:“不过,这要走很多很多的路,吃很多很多的苦!”兄弟俩表示啥也不怕。

这时,老大突然问:“敬问仙人,找到那个地方,我兄弟俩怎样才能成家立业,发家致富?”

老人沉思了一会儿,说:“我教你们四个字,必须要牢记!认为这就是成家立业,发家致富的法宝!”说着,用拐杖在地上划了“勤俭、和睦”四个字。只见那字金光闪闪,如金铸一般,耀人耳目。

不一会,四个字消失了。老人请兄弟俩用便餐后,就从身上摸出些碎银,让他们做盘缠,说了声“切记我的一番话”,便不见了。

赵富、赵穷兄弟俩,按照老人的指点向西走。走过一村,又一村;住过一店,又一店。他俩越过九九八十一山,淌过了九九八十一河,穿烂了九九八十一双草鞋,也没有找到三斤半沉的鞋丈二高的茅草的地方。人走累了,脚磨破了,银子也用完了,两人又开始讨饭了。这时老大有些泄气,对老二说:“那老人可能是狐仙骗咱们,世上哪有这怪的地方?”老二说:“咱对他一直不错,他就是狐仙,也没有理由骗咱!”老大听了这话有些道理,便不再说什么。

一天,两人来到淄河北岸,突然天阴起来,顿时瓢泼大雨从天而降。两人无处躲避,只好冒着雨,在泥泞小道上奔走。他们好不容易来到一个有人家的地方,便躲在院落的门楼下避雨。待了一会儿,那雨便停了。

老二坐下,把鞋脱下来,只见那鞋沾满了那厚厚的泥巴,觉得沉甸甸的。他突然惊叫起来:“哥,你看这鞋,足有三、四斤重!这是不是那三斤半的鞋?”

老大一听又拿起自己的鞋试一试,也是沉甸甸的。他说对了!三斤半的鞋有了,可那丈二茅草呢?他急忙四处观望,只见那高高的院墙上有几株茅草在风中摇摆。他俩跑过去,用身一量:这株草连高高的墙,足足有丈二之高。可找到了安身的地方!两个人哈哈笑起来。

笑声惊动了院里的人家,只见得大门一声响,从里面走出了一个老妈妈。她见到赵富兄弟俩,便问为何在笑?两人见老妈妈面色和善,便把刚才所见和他们的经历简单地说了一下。这老妈妈听后:“真怪,真怪。莫非真是老天来保佑我们母女!”说完,便急忙邀兄弟两人进家。在屋里坐定后,老妈妈向兄弟俩说她做梦的事。

原来,这老妈妈死去了丈夫,和两个女儿在此艰难度日。昨夜,老妈妈梦见一个白胡子老人告诉她:有两个少年要来到这里,帮助她治理好家业。醒后,她将信将疑,想不到真是这样。

说完他便留下兄弟两个,并召唤出她两个女儿与他们相见。大女儿芳年十四叫小花;二女儿芳年十二叫小翠。他们便以兄妹想称。

兄弟俩在此安身后,十分勤快,每天砍些柴,种点菜,生活还过得去。几年过去了,兄弟俩长成了小伙子,老妈妈拿出积蓄的钱来,买了耕牛,添了农具。兄弟俩每天早出晚归,耕种田地;老妈妈在家织布,养鸡,他们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

到了赵富二十岁、赵穷十八岁时,老妈妈便把两个女儿嫁给了他们。老大娶小花,小翠嫁给老二,这是真正成了一家人啦。转眼之间,几年又过去了,老妈妈去世了,俩兄弟也各有了孩子,日子也分开过了。分家后,兄弟俩都争着把小日子搞得红红火火,两家人和和睦睦,男耕女织,勤俭持家。并把“勤俭、和睦”来教育自己的后代。“家和万事兴”,为了别忘这句话,他们的后代就把这个村起名叫“和庄”。以后,随着日月的久远,这个小村也变成了方圆十里内的大村。因之,和庄就成了一个南北交通的枢纽之地。南来的,北往的,一到和庄,就要做一下休整,或打尖,或住店,蓄精养锐,以充足的力量和充沛的精力踏上明天的新征程。

能工巧匠撑门面

匠人是中国民间对靠手艺谋生的民间工匠的一个统称。民间工匠的出现和增多,不仅代表一个时代的进步和烙印,代表着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和市场的繁荣。在中国民间,有很多手工艺人,他们走乡串户,用自己的手艺服务乡民,这些艺人的手工技术与乡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从妇女戴的金银首饰到每个人都要用的锅碗瓢盆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他们不仅是中国民间的艺人,更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积淀。

日月如飞,往事如梭。但无论何时何地,每当有人提及和庄这两个字,人们自然就会想起和庄的能工巧匠,想起那赫赫有名的“八大匠”,对古时和庄的记忆就会历历在目。年老的村民都能够回忆起当年的盛况,上世纪时这里是西南通往博山的唯一通道。不光是咱莱芜境内的各乡镇的人去博山经过这里,甚至新泰、临沂,再甚至安徽等地的客商也会经过这里去博山一带,博山人西去泰安也要经过和庄。博山是个小山城,它工业发达,但是缺少五谷蔬菜类。因此,莱芜的人就大都以小木车推萝卜、白菜、姜、麻、花生等去到博山卖。而在和庄住店的,多是从南边向北部的商旅。一些地方比如口镇等地的百姓,一般都会在天黑前赶到这里住下,然后明天一早再赶路至博山去卖东西,求营生。和庄村之所以远近闻名,是因为她有独特紧要的地理位置,有风景如画的自然环境,环境成就了和庄手工业的发达。“八大匠”也应运而生,盘活了和庄经济,拓展了和庄人的视野,为和庄的发展撑起了一片新天地。

铁匠铁匠又称红炉。他们职业范围较广,主要打制农具及其他工匠的工具,如犁铧、耙钉、抓钩、铁锨、锄、铲、镰、菜刀、剪刀、斧、凿、刨刀、瓦刀、锤等,并在物品上镌上自己的名字,字号或外号等,以区别其他铁货或防止假冒。

在当时,和庄铁匠主要有三支。一是崔家铁匠,崔覃慎传艺于侄子崔敬山和堂孙崔永弟。二是信吉文,学艺博山,传艺于外甥赵尚桂。三是赵洪义,师承车夫郇宜掌,因年老不再从业。

铁匠不下乡在街上都有门市即红炉,并招众多的门徒,由于货物不断地积累又生出了铁货专卖一行,这些铁货不论进的哪家的货,都要有字号。铁匠认太上老君为祖师爷,每到开业、年节或招徒传艺,师父都要带领徒弟、徒孙,沐手焚香,摆上供品,用“三拜九叩”的大礼祭拜祖师。

石匠他们供奉的祖师是连太祖,其身份不祥。石匠分山上石匠和山下石匠。山上石匠只管把石头打成各种石料,如墩子石、斗子石、桥墩石、桥板石、碑料石及各种工艺雕塑的石料。山下石匠再把这些初具形体的石料雕成石滚、石磨、碾等农具,以及牌坊、石牌楼、石人、石狮等工艺品。许多流传千古的碑文,精美绝伦的石刻佛像,精巧的宝石雕刻,包括那些经典的石桥技术,石匠对中国的数千历史文化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

“叮当、叮当、叮当……”在过去的岁月里,开石打石的锤钎声像一曲四季不断又永远动听欢快的歌,响彻村庄,响彻山川,传向大地,传向远方。和庄的石匠,民国年间有赵洪恩、赵洪盛兄弟两人,后又授徒赵松桂、赵盛桂,赵盛桂传艺于赵洪杰、赵洪传。后来赵灿业在荣科学艺,艺成后也干了一段时间。现在从事“石匠”事业的是张兆水,他的“和庄石材厂”办的红红火火。

木匠分粗木和细木。粗木主要以打制车、手推车、门、梁、椽、棺材等粗活。细木匠又称软木匠,以打制各种家具、厅棱、屏风、顶子床等细活。有的木匠不但会打还会雕,这种雕花雕棱,又称木雕。还有的会写,将字雕出来后,涂上金粉黑底,既古朴典雅又庄重大方。粗、细木匠都有木匠铺,但大多数木匠只卖手艺。

木匠从事的行业是很广泛的,他们不仅可以制作各种家具,在建筑行业、装饰行业、广告行业等都离不开木匠。比如在建筑行业要通过木匠来做必不可少的门窗等。

和庄的木匠民国年间有三家。一是赵儒正,传艺于赵洪居,赵洪居授徒赵端桂、赵勤桂,赵洪干师从赵勤桂,艺成后从业至今。二是赵金宣传艺于赵迎桂。三是车木匠孙嘉美传艺于孙延祥,其子承乾继承父业。

瓦匠也称泥水匠,专指有一定建筑结构技艺的工作人员。瓦匠,可以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包括清水瓦匠和混水瓦匠两种,又称清水班和混水班。这两种班子都是一个集体,瓦匠与其他工匠不同,可一个人独立工作,在这个集体里面有师徒、父子、兄弟和大工与小工之分,其待遇也不一样,“领班”又称“领线”,由他负责施工规划,签约和技术监督,“大工”师傅负责技术施工。这样的班子多数是技术好,实力强。人多的清水班,所承建的房子多数是楼、厅、殿、庙等大型建筑,其结构以石、砖、瓦、石灰为主。混水班以土平房为主。

和庄的瓦匠,解放前后从业人员主要是赵金石和张言明。赵金石授徒赵学桂、赵树胜;张言明授徒张敬良,后又传于张家富,张家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成立建筑队,红火一时。

皮匠:一般是指用皮革制作物件的工人或者修理、制作皮鞋或其他皮货者。亦称“修鞋匠”。他们的职业主要是打掌(即在鞋底的前后跟上用皮子钉上耐摩橡皮等)、缝补等,找他们缝补的多是中老年人。现在修补轮胎成了他们的主要职业。

和庄村经营此业的主要有赵恒桂、赵海桂、唐效诚等人。

赵海桂传艺于崔永斋、崔永廉二人。现在崔永廉还在从事修鞋业务,崔永斋的长子崔言东已主要经营轮胎修补。并且具有多年的轮胎修理经验,熟知各种轮胎的性能,构造及使用情况,多年来他潜心钻研轮胎的各种伤口的修理方法,总结了一套科学,快捷,安全修理程序,使修过的部分与原胎一样结实,不影响轮胎的安全和性能,与原来轮胎同寿命。

锡壶匠以打制灯、炉、壶、盅为主,也打制些首饰,买卖较小、利润不大。除在集市摆摊外,还要走街串村做活。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人们常使用锡制品,如锡制汤壶、酒壶、烧水壶等,因而打锡壶的行当曾一度盛行。

打造锡壶时,围上旧围裙,坐在马扎上,把炉火生旺,将弯曲的锡块放锅里。当锡块熔化为锡水时,握住锅把,将锡水倒进锡板内,用两个木板扣住锡板。片刻之后,锡片就制成了。随着制壶人的需要,或裁剪、或捶打、或抛光、或缝接。最后,焊上把子,一把锡壶就制成了。

清朝末年,和庄村赵森桂因生活所迫,与子洪州迁往博山生活。赵洪州在博山“二世恒”学徒,艺成后在博山打制锡壶。后来堂弟赵洪雁、赵洪章前往博山,师从洪州学艺。堂侄灿华也由白铁匠改为锡壶匠。随着铝制品的普及,锡壶已成为过去。

纸扎匠扎彩匠,扎鬼纸,扎来鬼纸祭阴阳。纸扎匠,说通俗点就是纸扎手艺人,所扎之物大多是一些烧给死者用的童男童女,灵屋纸马之类的。 扎纸这门手艺可是古时五花八门中的老行业了,纸扎匠从事的虽然也属迷信活动,但其扎制技艺却是民间艺术的一种,它集剪纸、雕刻、绘画、竹编和裱糊于一体,是一门分布极广、历史悠久的综合艺术。

早年,和庄村的纸扎艺人当属崔家。民国末年张家出殡,所用纸扎品很多,崔家干不过来,邀北苗山刘曰木帮忙。刘家从此落户和庄,经营纸扎品。

现在,和庄的纸扎艺人还有温奉英、赵宪桂、张兆水等人。张兆水师从博山的纸扎艺人,年轻且思想开放,纸扎事业不断扩大,在啬泉等地开有分店。

剃头匠说得新社会些,就是理发员,说得改革开放些,还可叫做形象设计师之类的。实际上剃头跟理发是两码事:理发是打理,自从中国人知道打理形象始就有了这行当,梳头、束发,普通百姓当然是自己动手,有了闲钱和闲情才会想到请人打理头发;剃头是去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孝之至也”,唯满清一统后,在“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威胁下,剃头这一行才“奉旨”而生,及至民国成立,国人形象也接轨世界,剃头也得以保留,乃延于今。

和庄村从事剃头行业较早的是赵洪星、赵洪陡两人。现在的理发美容店已达十余家之多。剃头行当不仅使匠人增加了经济收入,更重要的是方便了人们理发。

和庄的八大匠远近闻名,成为当时和庄的主导行业,为和庄的兴旺发达立下了汗马功劳,也成了世代人的荣耀。

和庄多山,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和庄人淳厚、粗犷、坚韧、善良、热情的品格,也造就了和庄锣鼓厚重、热烈的鼓风。和庄锣鼓有着独特的乐感,它不但具有民族打击乐“刚”、“粗”、“热”的一般特征,更具有自己“柔”、“细”、“稳”的个性特征。它既表现了波澜壮阔的场面和热烈火炽的情绪,也表达了稳重、宁静的意境和轻松、活泼的情调,可谓刚中有柔,粗中有细,热烈中有温和。被广泛应用于闹元宵、庙会、祈雨、婚礼及开业庆典之中。

扮玩是一门艺术,是一项人们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和庄村的扮玩历史由来已久,民国时期达到顶峰。以赵祥桂、张福迎为首的高跷队达二十多人。踩高跷原是古代人为了采集树上的野果为食,给自己的腿上绑两根长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跷技活动。高跷皆属木制,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撑点,以便放脚,然后再用绳索缚于腿部。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者可达3米。表演者不但可以长木缚足行走,还能在行进中跳跃和舞剑,做出各种高难度的动作。

和庄位于淄河北岸,玩旱船也是代表性的扮玩项目。全套戏装打扮的霸王和虞姬的赵增福、赵增禄兄弟并坐于船中,船平稳飘逸,双人船在场地中央急速旋转,四周围拢的人群喝彩不断,玩的兴起,船顶的飘带犹如旌旗烈烈,好不热闹。

风景如画看和庄

大自然是美丽神奇的,它像个魔术师一样,能赋予我们很多东西,把世界万物变得五颜六色,把枯萎的树皮洒满了红、白、绿等不同的颜色;是大自然把山坡点缀得五彩缤纷;是大自然把森林协奏曲谱上了乐章;是大自然为花儿穿上美丽、鲜艳的衣裳,喷上馥郁的清香,使它们个个争妍斗艳,五彩缤纷,美丽无比,好不壮观。和庄地处山区,不知是老天爷的特别恩赐,还是独特的地理环境所致,这里无论是名胜古迹,还是自然风景和地理风光,可真称得上是山美、水美、风景美。她美的让人陶醉,让人渴望,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梦幻世界,进入仙境桃园。

从青石关至和庄炮台顶此段齐长城行径比较明显。 96年泰山五老考查齐长城,到过炮台顶,并对炮台顶附近的齐长城做为这样的介绍,“炮台顶海拔632米,顶上有单薄而不规整的双重墙体,炮台顶三峰相连,遍地营房遗址,有大有小,有圆有方···并指出,齐长城至此可能又一分为二,其一从炮台顶东南行,跨淄水入博山境内,经石马、九龙山,北博山、顶山,邀兔崖、至泉河一带;其二从炮台顶南行,跨淄水转而西南,止于莱芜境内的和庄以南的原山顶。原山顶的不规则墙体,均为清代防捻军时所为,后来兵荒马乱时又加整修利用。”

--古色神奇看原山。山不在高,有仙则鸣,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原山在和庄村南,主峰有齐长城城堡三处,俗称大寨子、二寨子、小寨子。城堡的悬崖上,阳面山中,植有柏树,山阳之水是汶河支流发源地,水向西流经口镇流入东平湖。山阴之水是淄河主流发源地,水向东流,经“莱芜谷”流入小清河后入渤海。

山顶齐长城沿原山岭东至东车辐村北折至大荒岭,全长4公里。明、清、民国时期重修过。城墙大部分尚存,墙宽1米,城高1-2米,用干石垒砌而成。主峰城堡东西长120米,宽30米,中间有“断桥”,形成凹状,城墙厚1米,残高3-5米,内有“禹王祠”、“碧霞元君”“原山阁”(又名文昌阁),石碑十几块,俗称碑林。石碑主要有重修庙碑,流芳百世碑、承前启后碑、永垂不朽碑,大都是清代康熙、乾隆、嘉庆、同治等年代所立。

原山主峰不仅山势嵯峨雄奇,还留下许多关于它的历史故事与文化遗迹。传说夏禹治水时,原山一带还是一片汪洋大海。禹王到此曾泊船野营,领导民众开山劈河引水,治理汶河和淄河,终于把这一带的洪水引入东海。在山阴绝壁上,至今存有缆船石环的印记。

--日月同辉将军坟。在和庄镇政府大院的西边,有一个叫将军坟的地方,对于它的来历,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战国时候,有一次,秦国出兵攻打赵国,赵国的大将廉颇奉命率兵迎敌。战争一开始,双方胜负未分。后来秦军增强了兵力,战火逐渐燃烧到齐国境内,即现在的和庄一带。秦国的军队和赵国的军队在这里进行一场决战,结果赵国战败,廉颇率领着他们的部队退到不动村口。在进退无路的时候,忽然遇到一个老汉,廉颇过来问道:南面是什么村庄?老汉说:南面是峨峪。他接着又问:北面是什么村庄?老汉又回答说:英章。那时候人们很迷信。廉颇也生怕大将犯了地名。他又自言自语的说:饿峪,鹰掌!我廉颇怎能够又饥又饿的情况下逃出鹰掌。真乃天绝我也!,正在交困之时,齐国派来的救兵赶到,赵、齐两军前后两面夹攻,打败了秦军,取得了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

后来,当地人民为了纪念这位大将军,便在廉颇最后战胜秦军的地方修了座庙,把这里叫做庙子岭,并给廉颇营建了一座纪念性的坟墓,叫做将军坟。人们在建坟时挖出一清泉,到现在泉里的水还在流着。村民们常来取水,有时还要排队呢 。

--山洞相连十八间。十八间洞位于齐长城城堡二寨子的下面,洞口朝东。是典型石灰岩洞穴。传说共有十八间,出口在峨峪村。抗日战争时期,日寇进驻和庄时,村民有一半藏在里面。据车辐南峪村民姜来儒说:”十八间洞我进去过。那是二十多年前,去找人,我们五个人到了第三间手灯也不亮了,柴禾也点不着,用根长杆子四处打落不着边,啊好大呀。不多会在第二间把柴禾点着了好多,抱了进去,原来人就到第三间”。

--鼻子崖上涌泉水。鼻子崖泉位于原山主峰的西边,海拔580米。泉水自洞内岩层渗出,形成涓涓细流,该泉常年有水,大旱不涸,雨季丰盈,旧时是平洲人去和庄时解渴之水源。泉水来自东边水略凉。

--蛤蟆头上冒泉水。蛤蟆头泉在秦家峪口,据淄河南岸高约50米,该泉形似蛤蟆头称蛤蟆头泉。该泉也是常年有水,大旱不涸,雨季丰盈。除此之外,和庄村还有三处著名的季节泉,也称“地漾沟”,即黑崖跟泉、秦家峪口泉、麻地园泉。旱时干涸,雨季喷涌。

传说故事更动听

和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各种能人辈出,给人们留下了一段段佳话和一个个精美的传说故事。下面讲述的是其中的两例。

--“只怕和庄赵汝夏”。相传和庄村老人赵汝夏在黄家峪种一片瓜地,每日勤勤恳恳,悉心照料。忽一日,见地头石块上端坐着一位女子,甚是诧异。那女子说了几句话使不见踪影。老翁立即明白那是一个怪物。次日,赵汝夏一到田中,那“女子”又来石块上坐下,与老人攀谈,后来渐渐熟识。那“女子”说,自己修炼了几百年方成人形,是否与人一样,美貌无比。老人遂训斥了她几句。翌日,一到田里,见瓜被破坏,堆满了石块,很是生气。又看见那妖怪坐在石块上,笑着说:“我这瓜地最不怕石头,怕的是那些臭死人的大粪。”又过了一日,地里石块全无,成了一地大粪。老人甚是高兴,觉得那妖怪不过如此。制服它,防它坑害别人。于是回家取了一些胶,涂在那块石头上。隔了一日那妖怪果然又坐在那里。老翁拿起鞭子去说:“看你今后还敢害人不!”妖怪动弹不得,挨了几鞭,用力挣脱,逃之天天,石块上被粘下许多兽毛。

后来,从山西来了几个人说来请赵汝夏。一问才知,原来那妖怪逃到了山西,附在一女子身上。那女子从此精神错乱,胡言乱语,口中嘟囔:“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和庄赵汝夏”。于是,家人四处打听,最终得知赵老住处,便日夜不停赶到这里。赵汝夏听完,就说:“我去收拾它。”就戴上草帽,拿上鞭子,和那几个人出发了。到了山西那人家里,赵汝夏看到那女子蓬头垢面,大声喝道:“你还敢害人!”一鞭抽过去。那女子大叫一声,神智马上清醒。一家人对赵汝夏感激不尽,千恩万谢,苦留数日,方让其离开。从此,再也没听到那妖怪害人的事了。但是,这句“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和庄赵汝夏”话流传至今。

--巍然屹立三郎山。三郎山,位于和庄南二华里,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曾在这里进行过战争。故事还要从它的西面的凤凰山说起。

传说凤凰山,是凤凰居住的地方。这儿的山石绚丽多彩,这里的花卉终年不谢,这里的泉水清澈甘甜,这里的飞鸟能言会语……。峰顶上的玉液池里,早有彩虹水中出,晚霞映碧波, 更喜那崖畔灵芝草,招引过无数仙人来取宝……这一年春天,齐国一位很有学识的人来到这里,逗留了好久好久,他发现了天下第一宝地———凤凰巢。凤凰巢方约二、三亩地,远望似壁上探出一个燕窝。他走后不久,齐国便派三兄弟周大将、周二将、周三将,来守护齐国所管辖的这一宝地,意在防备其他国家前来侵犯。

周家三将都是红脸大汉,是齐侯的三员虎将,他们身高丈二,力大无穷。三兄弟守卫此山已整整三个年头,由于战乱齐国对他们的粮草供应,已有半年接济不上了。他仨一日就要吃三斗米,粥饭要喝一大缸。更何况三大将所带领的人马,每天需要大批的粮草呢?为了充饥,他们马匹已杀尽了,此时仅仅剩下一只未下肚的马腿了。他们与部下推让之际山脚下骤然旋起烟尘,鲁国侵犯宝地的兵马杀来了……

谁也讲不清这场恶战死伤了多少人,还幸存几兵几将?但是见证者的凤凰山还记得,山上的石头染红了,四周的泥土染红了,连太阳的光斑也染红了。也没有人说清谁胜谁负……

战争结束了,也不知过了多少天,齐侯来到这里,吃惊的发现,在凤凰山东面的平地上,新长出了三座相连的石山,活象三个巨人,威然地立在那里!人们都说这三座新山是周家三将变的,他们将永远永远地镇守着凤凰巢这块宝地。齐侯临行前,在三座山前弯腰致意,并以三位将军的名字命为大郎山、二郎山、三郎山。

红色故事讲不完

和庄是片古老的圣地,也是红色基地,这里的人们有着红色记忆和传统作风。在这里,曾燃起抗日的烽火,人们曾高举起人民抗日的大旗,奋勇杀敌,保家为国,留下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光辉历史。据介绍,在抗日战争中,和庄遭受数次“流血事件”,百姓对日军无比仇恨。1939年腊月23日,日军飞机从济南起飞,经和庄西北珍珠山侵入,先后两次投炸弹11枚,炸死村民7人。1943年正月初一,日军一个22人小分队、警备队,正式盘踞在此,踞点设在东门外。当时村内72名党员带领百姓积极抗日。党员张兆正一身正气,只身混入敌营探取情报,不慎暴露身份,遭受严刑拷打,誓死不屈服,从容就义。还有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赵刚(字焕章)毁家纾难招兵聚将,抗日救民。后任独立营营长,智勇双全,威震四乡,在费县、蒙阴等地,打得敌人闻风丧胆。党员孙延田积极带头参加抗日,英勇牺牲于淮海战役。这村共有23人为国捐躯。

--和庄攻心战。1941年11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太平洋战争,战线拉长了,兵力不足。1942年3月,日寇强行拉走3000余名伪军到太平洋参战,充当他们的炮灰。伪军内部极度混乱。敌伪矛盾日益加深,担心再被鬼子拉走。我军决定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大力开展瓦解伪军工作。

在博莱五区的和庄,伪一七三团二营驻防170多人,伪营长是朗益文。该营的特点:士兵大部分是朗益文拉游击时志愿参加的,而且完全是亲戚关系。所以在吴化文伪部队中有父子兵的称号,他经常向士兵进行教育,咱是老乡都是自己人,咱们住在一块,我绝不会亏大家。他在军事训练上,也较紧张,每天两次操练。这部分伪军是较顽固的。针对敌人特点,我方确定了喊话内容,说明当汉奸死了遗臭万年,亲戚关系也挡不住枪子。以从中挑起官兵的矛盾,瓦解敌人。

第一次喊话鸦雀无声,给伪军上了一课。事后发觉,这是吴伪应付我们的规定:在我们喊话时,士兵们完全被关在屋里不让他们听。第二次喊话即以军事威胁来打破敌人的阴谋,结果投出一批手榴弹响后,士兵完全被赶到碉堡和围墙上去。我方有力的喊话即开始进行,敌人的企图失败了。

第三次喊话刚一打招呼,敌人即乱叫乱骂起来,“俄罗斯种!苏联走狗!共产党共产共妻”等一片乱叫。停一会敌人又唱起西皮二黄来了,我方准备的内容,也不能系统的喊下去。我方以大仁大义的精神向他们解释说劝,无济于事,没有达到喊话的目地。

回来我方研究对策,用机枪镇压及指名警告。喊话开始了,碉堡上照旧乱骂乱叫起来。机枪向着骂的最凶的敌人打过去,不敢再骂了。我方趁此机会,进行喊话,仍然有个别的顽固家伙继续骂。可是时间较长了,这些家伙懂得我方是威胁他,便又继续叫骂起来,这时我方请来熟悉口音的老乡,听出骂的最凶的,是郎的副官蔡自甫。让人马上叫着蔡自甫的名子说:你不要张狂了,要给自己留后路,现在我们给你记在善恶薄上,不信你走着瞧吧!这个家伙一声也不敢吭了,我们的喊话即转正式内容。敌人的骚扰办法,又告破产。通过喊话,吴伪所谓最顽固的父子兵动摇了。一、二个,三、五个的不断逃跑。

后来,我方对该营敌人又进行了多次喊话教育,向来称为不可瓦解的父子兵营,共计逃跑者48人,并带出步枪16支,终于会被我们正义的宣传教育所粉碎。

--巾帼送郎参军。和庄是革命老区,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保卫抗战胜利果实,实现国内和平与民主,响应党的号召,迅速掀起轰轰烈烈的参军运动。生于1929年的西车辐妇救会员郇翠芬积极参加到这场运动中去。因表现突出,于194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与未婚夫和庄村民兵张兆英结婚。

1946年夏,为反击国民党的大举进攻,根据上级党委的部署,在老区开展了参军工作,各地青年纷纷报名参军。身为妇救会成员的郇翠芬冲破封建思想观念的束缚,积极动员丈夫参军。张兆英于1946年11月参军入伍,郇翠芬手牵毛驴亲自送郎到车南峪村的部队集结点。离别时,郇翠芬对他说:“小张,到了部队要听党的话,为老百姓解放多出力!”从那以后,郇翠芬就守在家里参与支前军需品的生产,战士们的军需物资源源不断的出自她和姐妹的手里,她们识大体,知轻重,把全部的精力都投放在了支持革命上。她等待着张兆英胜利归来。

张兆英参军后被编入鲁中分区三营九连,他没有辜负妻子的希望。于1947年2月参加莱芜战役。和庄伏击战时,他们班埋伏在陡峪村的一片坟地中,英勇阻击敌人,战至他最后一人。因作战勇敢,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员。后又参加孟良崗战役、沂源战役、临胸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一路打到福建。

1953年8月张兆英因病复员,并与1956年8月编入第一类预备役。复员后,两人相依为伴,在生产劳动中,郇翠芬都是主动多干一些。她说:“老头子为了革命,身体可没少遭罪,生活中,俺多体贴些。”她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郇翠芬,不幸于2021年4月9日世,享年93岁。和庄原山张氏为她举行了隆重葬礼,为这位有着75年党龄的老党员致哀送行。

为民故事代代传

和庄人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人朴实善良,对党忠诚,人人都有一颗赤胆之心,人人都有一腔爱民之情。建国以来,和庄的历史又揭开了新的一页,而村干部从建国到现在,村干部退了一茬又一茬,换了一任又一任,但无论那一届村干部,他们忠于党、忠于人民的赤心没有变,爱民为民的真情没有变,为家乡发展的热情没有降,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的劲头没有减。

1954年成立互助组,1955年成立初级社,社员共68户,社长是赵美桂。1956年转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又成立和庄人民公社。和庄河属淄河水系,为季节河。为防止夏季洪水泛滥,1968年,和庄村开始“农业学大寨”,村民改河造地,以补耕地之不足,整理土地300多亩。和庄村水源条件较差。书记王吉茂带领村民于1966年修筑北水库,1968年修筑南水库,1970年打了大口井,修了蓄水池,筑水渠600多米。

为了方便交通,在和庄村境内已修五座大桥,雄跨在淄河之上。为加固河堰,防止水土流失,十年内修筑四个拦河大坝。现已成为游客的垂钓圣地。

2020年,新的一届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上任后,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赵迪积极带领村“两委”成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民生为本,坚持想民、为民、顺民、利民,富民,积极适应新时代乡村建设的新要求,搭乘时代发展的快车道,加大马力,加快速度,快速前行。他们不断加大力度和投入,充分发挥本村资源优势,大力加强山区乡村振兴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满意率。为切实把乡村振兴落到实处,村“两委”大力加强了村党总支和村委会的思想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努力提高了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严格遵守执行落实村干部坐班值班、“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主题党日+阳光议事”等制度,深化党务村务财务公开,部分难题得到顺利解决,村级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党员群众支持率和满意度明显增强。全年投入人力物力近16万元,全村人居环境有了极大改善。打造文化一条街1000米,开展“美化绿化硬化亮化”行动,新安装路灯30盏,投如资金近5万元新安装监控70处;投资20多万元新安装监控20处,投资近3万元对全村沿河、高坝安装了护栏,提高了安全系数。并投资近20万元对北水库堤坝进行了加固,既增强了防洪安全又美化环境卫生。特别是筹集近40万元资金,在汛期来临前对村北水库溢洪道进行了修缮,对岸堤进行加固美化,使群众的安全感有效提升。首先对修建村里六条生产路,召开了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讨论为解决村民上坡难,修建六条生产路需用通过多种形式筹集资金120余万元,修好了全村的6条生产路,为村民解决了上坡出行、收庄稼的难题,为全村插上了经济腾飞的翅膀,搭起了桥梁。

新班子新梦想、新思路、新蓝图、新规划、新担当、新作为、新起色、新成就。短短几年,村干部就带领全村村民把和庄村建设成了一个和谐、富裕而又文明的新农村,让昔日和庄旧貌换新颜。村民们一张张憨厚的脸上挂满了喜悦和幸福,都发自内心地说如今的日子比蜜甜,万分感恩共产党。

愿和庄村前程似锦,在新农村建设的之道越走越宽广!

作者简介:郝效德,男,生于1964年2月,山东济南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现工作单位山东省济南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莱芜区大队。自1987年至今一直在公安系统从事新闻宣传和文学创作工作。自幼酷爱文学创作,喜欢写散文、小说、诗歌、纪实文学,先后在市、省、全国报刊、杂志发表新闻、书法、摄影、文学作品上万件,有多件作品获奖。其中有多幅书法作品多次在全国、省、市级展览中入展、获奖。出版有《郝效德文集》(散文)、《嬴牟奇案》两部书。曾荣立过山东省人民政府二等功一次;公安系统三等功四次。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西部文学学会理事、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壹点号天桥作家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